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

李梅樹紀念館-家庭教育


  阿伯在言談中提到很多李梅樹生前的風骨及家庭教育,例如一幅名為”露台”的畫,站著和坐著側面的女孩是同一人,不一樣的姿態,表情,衣服十分特別

  當時畫完成後省廳及省議會有幾人有意購買,李梅樹抬出天價”三萬”,有人立即願以四萬買下,但李梅樹依舊拒絕,阿伯說當時他還勸父親把畫賣了,立即遭受父親打罵伺候,直說死小孩,他們哪是真的買畫?是變相的賄賂!我今天如果真的賣出畫,以後我說沒有什麼貪瀆,都沒人要相信

對於家中沒有人繼承李梅樹成為藝術家,阿伯也說:當年父親對子女說過,士農工商隨便你們,因為自己常應邀評審藝術,子女如果身在藝術界,父親在教授學生及畫展評鑑過程中,很難避免別人說護航拉抬自家人的流言,因而兄弟姊姊都沒有走藝術一途

  阿伯說李梅樹生前是藝術家,也是政治家,李家世代在三峽是名門世家,阿伯說他60歲成立李梅樹紀念館,和兄弟姊妹一起把父親的作品及理念傳遞下去,如果真能出現第二位李梅樹,也是台灣之福,辛苦的經營這個紀念館,為的是藝術傳承及教育,不是要賺錢;真要賺錢的話,李梅樹一幅畫賣個幾千萬不成問題,一年賣一幅,兄弟姊妹每年都有千萬入帳,父親的畫作遺物豐富,但李家的土地多被徵收,目前只能隱身在大樓設立李梅樹紀念館

  
阿伯對府當局默視頗有微詞,至於因為李梅樹參與重建規劃的而聲明大噪的三峽祖師廟,也沒有由廟方得到太多協助.阿伯說現在年紀大了,對於搬畫掛畫力不從心,館中掛有多幅李梅樹生前為祖師廟樑柱設計時,畫的花鳥水墨,阿伯說父親當時覺得畫不好就丟掉重畫,同樣的可能有好幾張草稿,幸好他們有偷偷撿回來,我們後人才有幸見到大師作畫的過程
  紀念館展出大師遺物,草稿,素描,畫;及阿伯活生生的解說,李梅樹的精神在紀念館在祖師廟長存!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ading,listening

  • jamie t
  • just jack - the day i die

網誌存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