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w To Be Single
作者:Liz Tuccillo
ISBN:978-1-4165-3412-9
如果你年過30、你單身,一定經常被問Why are you single?,這是一個很煩人,而且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愛情、人生課題;付出多少不一定有回報,大部分的人不論男女、不分國別、在處理「感情」這門學問時,往往一錯再錯,平日的冷靜幹練,不一定派上用場,甚至一再重修……。
首先這不是人生勵志、如何安排單身生活的書;在閱讀這本小說時,要有被挖瘡疤的心理準備!How To Be Single是作者Liz Tuccillo繼「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」之後另一本力作,曾任「慾望城市」的編劇,她對都會男女的心態描繪非常傳神,時而幽默,時而憤慨,或許你會從某個主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,自己的過錯赤裸裸的攤在陽光下被讀者檢驗。
書中的主角Julie是紐約的一個出版公關,在面臨生涯的關卡時,Julie發覺周遭的朋友,有不同的愛情破滅故事,她爭取到一個出書機會,預計訪問各國的未婚女性,她在朋友、朋友的朋友協助下,從巴黎、羅馬、里約熱內盧、雪梨、荅里島、北京、孟買、雷克雅未克,Julie認識當地的男女、進行訪談,了解各國單身適婚男女心態、如何調適單身的生活等問題。
在城市與城市之間,Julie發現在不同的文化及社會下,單身的男女的心理及文化差異。從法國開放的婚姻,已婚男女依舊各自緋聞不斷;在澳洲年齡的分界點是32、33歲,在界限之下的天之嬌女,占盡愛情一切優勢,相形之下熟女幾乎在夜生活隱形,「單身」似乎成了33歲以上女性身上所帶的病毒,而男性「年齡除以二,再加四歲」的約會策略,間接迫使女性到荅里島以金錢援交獲得愛情的撫慰。
在北京適婚男女享受改革開放以後的婚姻自由,除了party還是party,女性「只吃西餐、不交本地人」,那種活在當下,從未考慮年華老去的現實心態;相較之下,「一胎化」政策迫使兒女已成年的父母拿著有簡歷、照片的牌子,在公園進行「另類相親」。在印度也是由父母為已屆適婚的兒女安排相親,現代女性原本鐵齒不顧階級與男性自由戀愛,發現輸了愛情也輸了金錢,而回歸傳統接受父母安排相親。雖說男女平等,然而在各國的婚姻市場似乎只有北歐是真正的男女平權,在社會福利保障下,單親媽媽也能擁有自在約會的機會。
書中穿梭各式各樣的都會愛情故事,疏於經營而破裂的婚姻、女性老是找不到有肩膀的男人、失戀男性的崩潰、老是在超市搭訕的男子,Julie自己也成為介入別人婚姻的第三者,經歷一段心碎的愛情;尤其Serena看破紅塵之後,在靈修中心和Swani偷情那段可說是經典,在練瑜伽時發覺現場好幾位女性腳踝都有「禁忌的腳環」,宗教並無法為Serena取得身心靈平靜。重拾生活軌道之後,她原本被視為神仙眷屬的雇主,因為男主人罹患不治之症,因為是明星而引來媒體日夜守候,連Serena也無法避開。
在經歷不同的婚姻及愛情故事之後,不論你現在是否有伴侶,總之「相信奇蹟」,深信未來會更美好,這是Julie所找到的答案,或許是愛情這門學問的唯一解答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