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

如果國父革命沒有成功......

最近讀了2本歷史書,一本是隋唐史綱; 一本是紫禁城的黃昏

先說隋唐史好了,雖然木鐸出版社沒有標作者,很明顯是大陸學者的作品,我原本是以看閒書的心態在讀的,在初唐盛唐時還好,但是寫到中唐之後的民亂時,那種以漢族為中心的大中華民族主義就出來了,歷代庶民因為天災人禍,生活困苦而叛變,所在難免,但書中那種藉由工農觀點出發的史觀,尤其令人無法忽略,著史本因力求客觀,老是以階級鬥爭的姿態,太過褊狹,越看越難過

"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" 紫禁城的黃昏不錯看,提供新的觀點,莊士敦以老外的觀點對民初人物有所針砭,對孫中山評價不甚高,...少於五秒 ago"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" 紫禁城的黃昏不錯看,提供新的觀點,莊士敦以老外的觀點對民初人物有所針砭,對孫中山評價不甚高,共產黨更差

在看到莊士敦惋惜清末立憲失敗的觀點,我深有同感,對於民國以來的政治混亂,軍閥割據,深為痛恨,猶記得大四那一年在宿舍和室友閒聊到這個問題,我說:如果革命沒有成功,而是清末君主立憲的方式實施民主政治,說不定對黎民百姓結果更好!

室友竟然罵我藐視國父,完全不尊重他對中華民國的貢獻,我說這完全是兩回事,提出君主立憲和不尊重革命是兩個不同的選擇:從現實面來看,孫中山雖是革命軍名義上的領袖,實際上能發揮的有限,黃興和一些握有軍隊的大老,其實更有份量; 因為革命軍無法掌握軍隊及政權,後來才有各地軍閥割據; 而且老百姓對不斷改朝換代的共和總統,也無所適從吧

嚴格說來,中國人真正享有民主也是蔣經國解嚴之後,在台灣開放黨禁之後的事了, 細數北伐之後是抗戰, 然後國共戰爭, 連年戰爭,別提什麼主權在民了! 到老蔣退居台灣, 有萬年國會, 雖有所謂的地方自治,選舉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, 也不是完整的民主制度

從清末至解嚴加加減減有百年吧? 細看英國,日本的民主政治發展, 也是一步步發展而有所成, 所以如果清末立憲可以持續, 或許可以走英日民主的路程

當然,這些只是假設,歷史是沒有假設的, 當年對室友的迂腐深不以為然, 沒想到莊士敦和我有同樣的想法,哈哈!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ading,listening

  • jamie t
  • just jack - the day i die

網誌存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