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

我的80年代

朋友在FB上成立80's粉絲專頁,介紹一些記憶中的歌曲,勾起樂迷的回憶,也讓我重新檢視那個年代。

那個年代是充滿「禁忌」的年代,很多事情對現代小朋友來說,可能很難想像!但是年輕的心是大同小異:我們會反抗、會叛逆、會糾結同學去做一些無聊可是自己覺得有趣的事,其實有些幼稚的事,大家一起參與,就有了特別的意義。

對五年級前段班而言,80年代初期基本上是高中、大學階段,我是53年次,高中學號是8開頭(民國68年入學,跨越元旦就是1980),那個時候還是所謂的「動員勘亂時期」,我們有髮禁、舞禁,還有禁歌、禁書......;對一個從鄉下來台北念書的土包子,在台北體驗了許多不一樣的生活:第一次讀女校,第一次寄住在別人家,第一次有零用錢,第一次參加救國團活動,第一次租書,星期六下午趕東南亞看電影,第一次夜遊,第一次住宿……

髮禁
女生的限制是耳下一公分,說有多醜就有多醜,特別是那些髮質天生膨鬆、剛硬、髮量多的人更是苦不堪言,如果不幸兼具其中兩項,只有違規打薄或是醜到爆兩者擇一;高二時有位同學就是常態性被教官盯,因為她的頭髮如果不打薄,兩邊膨鬆得宛如大了一倍。理論上,大學才有選擇髮型的權利。所以很多人在高三畢業就迫不及待燙頭髮或削得很薄,有一位同學就是考前回教室溫書,被校長誤以為男孩子,被我們恥笑。

高中時,我們流行聽民歌,校園裡還會舉辦民歌演唱比賽,在書店還有賣吉他和弦的詞譜。那時候的學生幾乎都會唱、會聽民歌,沒有人在聽流行歌,即使有人喜歡也不會承認,更別提台語歌了!當時電視只有三台,雖然小時候也跟著大人看綜藝節目,也會唱鳳飛飛;但是那時候在學校只瘋民歌和西洋歌曲,校園裡打從心裡是看不起流行歌!接觸西洋歌的管道除了廣播就是電視,Donny and Marie Osmond show是我國中最愛的節目,每次兩兄妹聊天抬摃然後Donny就會無奈地接上一句sing Marie!

那個年代還流行一件事「唱歌學英文」,廠商會收錄一些兒琅琅上口的英文歌,附上歌詞、翻譯,比較認真的廠商還有單字、片語解釋。曲目大同小異最常收的有 Tony Orlando and Dawn -Tie A Yellow Ribbon On The Old Oak Tree 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BL2kzKg4nY
Tony Orlando and Dawn -Knock Three Times 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7Jvsbcxunc
Tome Jones -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lv0Inq8yxc&feature=related
John Denver -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 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N86d0CdgHQ
Simon and Garfunkel -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YKJuDxYr3I&feature=related





其實英文可能沒學到多少,老歌倒是聽了不少!畢竟在聯考第一的目標下,沒有假借學習英文的名義,哪有可能讓你聽這些歌!除了這首歌之外,還有一首印象很深的歌在那個女同學好到疑似蕾絲邊的態度,有時只是單純的戲稱「老公老婆」,在那個威權時代,談戀愛是被師長禁止的,同性更是一種禁忌,高二時有位同學最常用I Don’t Like To Sleep Alone來鬧大家,這首歌都變成她專屬的玩笑歌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ading,listening

  • jamie t
  • just jack - the day i die

網誌存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