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菜講究鹹、香,口味較重。曾幾何時原本不受青睞的客家菜成了受大眾歡迎的美食,加上台灣的餐廳大部分都是混搭各地菜系,所以一般餐廳菜單常會有客家小炒,也賣麻婆豆腐。客家菜多半為家常菜,早期各家庭的菜色差異不大,但是到後來內臟類漸漸不受我們姊弟歡迎,所以從我們家餐桌上消失了。
客家小炒
外界稱為客家小炒,嚴格來說是 cost down 的改良版,因為客家人的”炒肉”是宴客的菜色之一,婚喪辦桌時都會出現,主要的食材是乾魷魚,豬肉,蔥。一般家庭都是過節時才會出現,豬肉和乾魷魚都是拜拜的牲禮,神明和祖先享用之後,凡人也打打牙祭。料理前先將乾魷魚用洗米水或清水浸泡一晚,泡發後再剝去外層的膜,切成絲;豬肉也切絲;蔥切段。講究點可以加蝦米爆香。
(外面魷魚羹所泡的乾魷魚,在泡時可能加了小蘇打或明礬之類的膨脹材料,所以比自家發的魷魚厚近一倍,食用起來咬勁夠,Q而脆!)
豬肉先爆香,再撈起;講究點可以加蝦米爆香。同一個鍋子的油再爆魷魚,稍微翻炒後,加點米酒去腥。蔥白先下,有點蔥香味時再把部分蔥葉、豬肉、魷魚下鍋,還要淋醬油,才會有鹹香的味道出來。其實我自己算不上喜歡這道菜,夾蔥的次數多於肉或魷魚。
客家人辦桌的炒肉和家庭餐桌上的炒肉並沒有差別,後來台北餐廳出現的客家小炒,多了豆干、芹菜、辣椒:芹菜還OK,因為沒有蔥時,大家都會改用芹菜,辣椒則視各人口味;豆干就很弔詭,一片豆干切片後可以充很大的場面,而且老實說一斤豆干比起肉或魷魚划算多了!有時候餐廳菜單的”客家小炒”,冠上”客家”的名號有點諷刺。
薑絲大腸
這道菜在餐廳上菜時並未被改造,畢竟炒大腸腥味這麼重的菜,不適合加別的食材。料理時薑絲先下鍋爆香,再放大腸炒,用酒壓腥味,起鍋前再加醋翻炒,也是要蓋過大腸的味道。我們姊妹不喜歡薑絲大腸一是因為腥味,二是處理太麻煩。
大腸是豬的消化器官,無論如何都有一股味道,要清洗很多次才會淡化;另外豬的肥油不只堆積在肉上,內臟包括腸道裡都有,要拔除大腸裡有臭味的肥油,真的是費工夫!所以我們不吃總可以吧,老爸老媽就別買了,搞幾小時炒一盤薑絲大腸,太累了。
酸菜豬肚湯
這也是早期客家辦桌的必有湯品之一,一方面酸菜客家庄裡家家必備的食材,醃製的酸菜揚若是發酵不好,酸度不是太過就是不足,更別提甘味了。料理這道湯,是先熬煮酸菜湯,豬肚另外蒸熟,再擺盤放在酸菜湯上。重點是酸菜湯通常都是靠品質好的酸菜,不會再加什麼調味,包括鹽;除非酸菜沒味道。
老實說,大腸都被嫌棄了;何況是更臭的豬肚,而且豬肚是用蒸的,即便是泡在酒裡也根本蓋不過吧?我們都覺得是它污染了酸菜湯的美味......
其他內臟
粉腸、生腸比照腸類拒絕,我不會點”五更腸旺”、”九轉肥腸”的菜,在麵線攤,如果是加大腸,不是蚵仔,我也會叫老闆給我一碗純麵線
。 至於比較高檔的豬肝、腰花也不愛,依”豬”拒絕往來。
同為四隻腳的牛肚,我承認自己還頗愛的,尤其是牛肉麵店點一碗牛雜,因此每個人口味的矛盾是無法以常理解釋。至少我沒有怪到”吃鴨翅膀不吃鴨肉”、”不吃皮,連魚皮也不吃”。
兩隻腳的雞鴨內贓,我都可以接受:因為雞鴨胗雖同樣是消化器官,但是胗的內部有一層厚的粗膜,處理時會把那層膜剝掉,就像雞鴨腳外層的厚膜一樣,簡而言之,爪子和胗沒有直接接觸到髒污;此外雞鴨內臟體積小,清洗和去除腥味都比較省事 。X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