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藥包
小時候醫療資源不發達,要到火車站附近才有診所,福星街也沒有公車,只有爸和阿公兩輛腳踏車,出外要靠兩腳走到火r車站搭新竹客運或火車;或者到媽祖廟搭三輪車去火車站,看病非常不方便。
(其實現在診所和藥房多了些,但還是在市中心,只是現在人有車,比以前走路快速方便)
所以農家牆上都有一個牛皮紙的大藥包,就像現代家庭的醫藥箱,裡面有一些簡便的成藥,不嚴重的病症可以應付:感冒,跌打損傷,腸胃藥,萬金油,碘酒.......,業務員每隔一兩個月就來拜訪,除了補充藥品,也淘汰過期的藥品,順帶結帳收費,還解說藥品的使用及解答老人小孩的疑問.......,什麼症狀配什麼藥,大人小孩的份量多少?
問題是:這些賣藥的人套句現在衛生署的術語”不具有專業藥師執照”,照樣穿梭在田野每一戶賣不知道哪來的藥?靠著彼此的信任,這個醫藥模式持續了很久。然而隨著時代的腳步,這種模式就如它的起源一樣,默默地消失了!或許有些掙扎的過程,但對小朋友來說,補藥包的人來時偶爾夾帶一些硬糖果(客語音”阿面搭罵”)才是受歡迎的原因!
阿面搭罵:圓圓的水果硬糖 hard candy,外層黏上一層白砂糖顆粒,小時候的零食,我也不知道這個怪異的音是從哪來的?聽起來像日文發音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